如何将“村超”“流量”变“留量”?人大代表龙见雄给出他的答案
朗洞镇人大代表、平地村党支部书记龙见雄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他以真挚的为民情怀和扎实的实干担当,在基层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履职业绩。
龙见雄敏锐把握“村超”走红带来的发展机遇,将平地村深厚的足球底蕴转化为乡村振兴新动能。他积极组建村足球队与拉拉队,潜心钻研先进足球理念与战术,着力提升队伍竞争力;同时,巧妙融合本地民俗文化,创新推出“龙凤呈祥”等特色表演节目,使平地村成为“村超”赛场一道亮丽风景,显著提升了村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以此为契机,龙见雄积极搭建引资平台,成功推动“贵州人在香港投资促进协会”在榕江县投资3000万元,为“村超”相关产业的长远发展注入资本活力。这一举措不仅进一步放大了“村超”品牌效应,也将平地村推上了文旅融合发展的快车道,为后续项目落地与产业培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托“村超”带来的广泛关注,龙见雄带领村民策划并承办了一系列富有乡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文旅活动,将平地村打造为引流“前沿阵地”。作为核心组织者,他成功举办“泥鳅节”“全民星期舞”等广受游客欢迎的特色活动,巧妙融入侗族风情与农耕体验,每年吸引游客上万人次,有力激活了乡村文旅消费。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超”生态内容,也成为展示平地村独特魅力和培育文明乡风的重要平台。通过活动引流,平地村农特产品销售等关联产业实现快速发展,村民共享“村超”红利,年新增旅游综合收入超千万元,切实感受到文旅融合带来的乡村新变化。
龙见雄深知,乡村长远发展离不开基础设施支撑和科学规划引领。他立足平地村资源条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推动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综合提升工程。在他的推动下,朗洞“三水涧生态景观带”建成开放,成为游客亲近自然的休闲场所;平地坝区建设同步实施,公路沿线民居统一添饰侗族特色外墙色彩,新建寨门、议事亭、休闲亭等公共设施,并建成村级直播间助力数字乡村发展。这些举措显著提升了平地村旅游环境的承载力和吸引力,逐步将其打造为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振兴示范点。
龙见雄始终将推动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作为履职的重要任务。他立足平地村山地资源禀赋,以前瞻视野领办特色农业产业。一方面,大力推进平地茶山建设,发展高品质白茶220亩、油茶282亩,配套建设现代化茶叶加工厂,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另一方面,积极发展林下经济,规模化种植草珊瑚、黄精等中药材514亩、猕猴桃20亩,形成“以短养长、立体经营”的增收模式。他还积极推行“以工代赈”项目,帮助村民实现就近就业增收。据统计,上述产业项目覆盖农户超百户,带动户均年增收2000余元,在龙见雄的实干中,“绿水青山”正加速转化为“金山银山”。
龙见雄以深厚的乡土情怀、前瞻的发展视野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在人大代表岗位上,将“村超”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把资源禀赋培育为富民产业,通过一项项扎实工程、惠民举措和发展实绩,生动诠释了新时代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初心与担当。(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