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肃州:联系沟通全天候 履职服务零距离
骑电动车接送孩子上幼儿园是居住在酒泉市肃州区官北沟社区丽水名都小区居民马晓骅每天最大的任务,可由于沿途道路减速带太多、太高,车上的孩子总是受到很大颠簸,这让当妈的马晓骅很是心疼,也担心行驶安全。怎么办呢?向谁反映呢?马晓骅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设在官北沟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里的“刘锦帆人大代表工作室”,微信扫了墙上的二维码后,手机上就弹出向代表反馈问题的页面,马晓骅随意选择了其中一位王福虎代表,并在线向他提交了自己的难心事,希望得到解决。没想到,一天后,她便接到王福虎代表打来的电话,说看到了她反映的问题,表示一定协调尽快解决。不到一个月,沿途的减速带就降低了高度。
“有事能找到人大代表,有人大代表能听我们的诉求,事情能得到解决,这让我们普通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扫码找代表、诉求马上办’真不是一句空话啊。”马晓骅深有感触地说。
2024年5月6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昌升在官北沟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调研时指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加强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设,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监督员、普法员的作用,做到联系沟通全天候、履职服务零距离,使人大代表联络站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按照胡昌升的要求,2024年6月14日,肃州区人大常委会以人大代表联络站为平台,创新成立的以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刘锦帆为首席代表,运璞、马勇、李凌涛、王福虎、张洁、马士锋等6位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共同参与的“刘锦帆人大代表工作室”在官北沟社区正式挂牌成立。这个酒泉市首个以人大代表个人名字命名的人大代表工作室成立以来,紧扣为民服务宗旨,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积极创新履职方式、畅通民意渠道,切实将代表履职融入基层治理实践,不仅在群众与代表之间搭建了一个全新的交流平台,也成为酒泉市及肃州区人大代表进一步创新履职方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1+5+N”,实现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新建小区多、安置小区多、企业商户多、流动人口多,这“四多”不仅让官北沟社区居民面临许多急难愁盼问题,也给社区治理增加了难度。为此,“刘锦帆人大代表工作室”创新建立并深入推行“1+5+N”制度,实现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搭建了民情沟通“连心桥”,夯实了人大工作民意基础。
“1+5+N”,即工作室每名人大代表代表固定下沉联系1个社区网格,与网格长建立常态化协作机制,通过“小板凳议事会”等模式,在小区广场、庭院巷道等场所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协调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了解群众的生活状况、家庭困难及对社区工作的建议,将履职阵地延伸至基层治理最小单元;固定联系5户选民,通过定期上门走访、电话微信随访等方式,和群众保持动态联系;每月有计划地随机走访N户群众,聚焦发现新情况、新问题、新诉求,广泛收集意见建议,确保民情反映的广度与深度,有效弥补固定联系的“盲区”。
仅2024年,工作室代表走访群众426户,通过多方协调和全过程参与,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14件,得到小区居民和群众的纷纷好评。
“代表工作室就是履职阵地,就是代表的家。我们把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当作自己家人的急难愁盼问题一样来对待和解决。”肃州区人大代表张洁说。
“线上+线下”全方位,打造民意直通“快车道”
在“刘锦帆人大代表工作室”,代表接待群众的时间安排表贴在工作室最显眼的墙面上,代表姓名、类别、电话号码及从2025年1月至12月每月一次的接待日期和时间都一目了然。这来自工作室建立的“125”(即:每月第二周周五)“代表接待日”制度。届时,工作室7名人大代表轮流坐班接待群众,面对面倾听民声。
“代表接待日”活动中,群众向代表反映田园居小区二次增压泵噪声长期扰民,人大代表张洁、王福虎迅速行动,联合相关部门与小区物业沟通协商,多次前往小区实地测量噪声分贝,与居民交流受影响情况。经过多次协调,最终督促物业对增压泵进行了降噪处理,还居民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扫码找代表,有事马上办。”除了“面对面”的家站室平台,还有依托“肃州智慧人大”开设的“键对键”智慧平台。像居民马晓骅一样微信扫码反馈诉求,代表们通过手机端应用程序,随时随地实时接受和处理群众的意见建议,让群众联系代表、代表倾听民意更加便捷。“线上+线下”全方位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真正达到“联系沟通全天候、服务群众零距离”,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社区看得见、摸得着。
“代表接待选民群众,听取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了解群众诉求,使工作室成为政策宣传的扩音器、汇集民智的新平台、为民纾困的连心桥、助力肃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肃州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黄梅芬表示。
紧盯“四个环节”,构建意见建议办理“全闭环”
居雅苑小区居民对自己没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地意见很大,并反映给人大代表。对此,酒泉市人大代表、酒泉广厦建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同时也是居雅苑小区开发企业负责人运璞,主动提出将居雅苑小区一处490平方米房屋无偿提供给社区作为小区居民活动用房并对室内进行了装修。如今,走进宽敞明亮的居雅苑党群活动中心,有百姓讲堂、红色记忆展厅,还有幸福邻里议事室、积分超市等功能区,在这里,居民不仅能进行才艺展示、棋牌娱乐,还能接受红色教育,大大丰富了小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官北沟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及“刘锦帆人大代表工作室”就设在其中。
如何推动问题真解决、群众真满意?“刘锦帆人大代表工作室”紧盯“四个环节”,构建意见建议办理“全闭环”。
建立动态管理台账,保证意见建议“分得准”,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人管;建立高效顺畅的意见建议交办机制,对属于社区层面或代表个人职责范围内能协调解决的“即办件”,由首接代表或工作室牵头快速协调处理。对需要区级及以上职能部门办理的,通过人大法定渠道,及时、准确地将意见建议及前期调研论证材料转交相关承办单位,力求“办得快”;实行“首接负责制”与“工作室统筹督办”相结合,首接代表对转办出去的建议主动跟进,了解办理进度,协调解决办理中遇到的困难。工作室建立督办清单,综合运用电话催办、现场调研、专题询问、代表视察等多种形式跟踪问效,做到全程跟踪“强督办”;建立“双反馈、双评议”机制,承办单位在规定时限内将办理结果和落实情况直接向提出意见建议的群众进行“点对点”反馈解释,工作室将重要意见建议的办理过程和结果在代表联络站或社区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确保群众诉求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力求反馈评议“重实效”。
“我们的一点小事都能做到急回复、快解决,真是打心底里感谢人大代表。”居雅苑小区居民段富霞说。
化身“五大员”,激活服务发展“强引擎”
每年全国两会刚结束,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材科技(酒泉)风电叶片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刘锦帆就会走进社区广场、居民院落、学校企业,围绕全国两会精神,结合自身履职情况、参会感受和社区实际,从国家发展方向到养老医保、住房保障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宣讲最新惠民政策,耐心解答居民提出的问题,让国家大政方针在基层得到呼应,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
身为企业家的酒泉市人大代表马勇积极走访辖区企业,收集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发展需求,主动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帮扶。同时凭借自身商业敏锐度与人脉资源,积极牵线搭桥,成功引进“华萃酒店”项目,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动周边产业繁荣,创造大量就业岗位,助力更多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为了防范电信诈骗,肃州区人大代表张洁经常化身普法员,深入社区和居民家中宣传电信网络诈骗常识和非法集资法律知识,增强居民的法治观念,切实维护居民的财产安全。
为了提升居民法治意识,肃州区人大代表冯静深入社区网格开展法治宣传讲座。针对居民关注度高的“婚姻家庭法律知识”“财产继承法律解读”等内容,他以真实案例为教材,通过情景再现、互动问答等形式,鼓励居民参与讨论,发表看法,为社区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
“刘锦帆人大代表工作室”深耕代表履职与保障民生、基层治理融合实践,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人脉广、群众基础好的优势,紧密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当好民情信息员,为政府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提供真实可靠的基层依据;当好政策宣传员,保证群众不仅知晓政策,更能理解政策、用好政策;当好居民调解员,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社区、消除在萌芽状态,促进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当好民生监督员,紧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实事项目、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等,积极参与项目实施全程监督;当好法治普法员,引导群众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和依法维权意识。代表化身“五大员”,多角度、全方位参与社区中心工作,以高质量履职为辖区发展和群众幸福生活注入强劲动能。(记者:张燕、祁永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