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西县文峰镇:创新“代表+”工作模式助力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定西市陇西县文峰镇人大探索创新“代表+”履职模式,鼓励辖区内县乡人大代表“各显神通”、发挥作用,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代表+新型城镇化,镇区“美”起来
陇西县文峰镇历来为商埠重镇,城镇化率达44%,步入城市发展关键时期,既面临完善城市功能增量建设,又需要提升城市品质存量改造。
文峰镇人大持续深化拓展“追赶发展人大代表在行动”履职实践活动,聚焦产业发展、招商引资、生态环保、文化事业、社会治理、法治保障等工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建言献策、依法监督等优势,组织代表进“家”入“室”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活动,听取群众意见、反映群众呼声、汇集群众智慧,解决了一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把“为人民”和“人民建”有机统一起来,助力提升城市形象品质,形成“群众常来、代表常在、实事常办”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形态。
代表+旅游产业化,产业“旺”起来
文峰镇桦林村地处桦林山下庙咀河畔,小河穿行其中,蜿蜒曲折,灵动自然。依托桦林村优美的田园风光,文峰镇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推动农旅融合,带动餐饮、民宿等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在农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文峰镇人大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的优势,依托人大代表“一进三访四带头”履职实践活动,通过走访交流、调研视察、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宣传用活“农旅”政策,积极建言献策,打通产业发展堵点痛点,助力培育乡村旅游特色产业,探索形成“代表+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打造了栖谷露营基地、生态休闲廊、溪谷风情廊、红色记忆教育基地等多处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景点,用“生态美”带动旅游旺、产业兴,助力农旅产业高效发展,书写了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答卷。
代表+农业现代化,群众“富”起来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和美乡村建设的内在支撑。文峰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体目标,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农民增收多元路径。
文峰镇人大依托东片区人大代表工作室,在安家门村产业园区建立渭北现代农业产业园蔬菜产业链代表小组联络站,下设综合事务、技术指导、矛盾排调、产出销售四个代表小组。创新开展“四链”(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代表联系群众展现在产业链、问题矛盾解决在产业链、工作效果体现在产业链)工作法,代表小组与园区蔬菜种植户结成“互助组”,在项目建设、基础设施配套、电网升级、种植技术、产出销售方面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千方百计解决难题,实现了资源用在产业链、代表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以人大之为服务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澎湃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