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市人大:民声有回应 民主可触碰
“小区停车位改造后,充电桩也装上了,再也不用为停车犯难了。”“家门口的民主真管用。”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银河路街道向阳南社区居民王女士带着锦旗走进社区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向驻站人大代表致谢,围观的群众也忍不住感慨道。这一场景,正是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缩影。
如何建立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充分发挥人大主渠道和人大代表主力军作用,让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见效?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立足实际,积极探索,给出了独具特色的答案。
搭建“连心桥”,推动民意直通决策层
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以“1+4+4”工作体系为框架,启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创新年”活动,按照“服务大局,试点先行”的思路,在基层组织强、群众基础好、平台载体实、民主氛围浓的街道和产业园区,以人大代表联络站点为依托,精心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构建起覆盖全市的民主服务网络。通过整合人大代表、专家智库、政府部门等多方资源,实践站聚焦 “学、汇、商、督、促、智”六大功能,实现民主选举、协商、决策、管理、监督全链条贯通。
如今,在克拉玛依,立法联系点、经济工作监督联系点、户外代表议事厅等越来越多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成为汇集民意、凝聚民智的重要窗口。例如,在立法工作中,市人大常委会建立“13116”立法支撑体系,将基层立法联系点与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深度融合,赋予“立法联系点+代表联络站”双重职能。借助“码上找代表”等活动,人大代表与群众实现“面对面”亲密交流,从立法征询初始环节,到民意收集广泛开展,再到监督落实严格执行,形成了全流程闭环管理。这一举措,使得人大工作与群众需求无缝衔接,让老百姓的“街头亭议”不再是“发牢骚”,而是在立法联系点通过思维碰撞形成完善法律法规的“金点子”,从而真正将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体现到民生工作的方方面面,从细微之处彰显民主的力量。
协商“解难题”,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在克拉玛依区迎宾街道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一场关于农贸市场管理的议政会引发众多关注。人大代表联合市场监管、执法部门实地调研,组织召开居民听证会,最终形成《农贸市场建设对策报告》,推动法规审议进程。
农牧区治理同样彰显民主活力。乌尔禾镇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围绕“西部乌镇”乡村振兴项目,组织三级人大代表入户宣讲政策200余次。代表们不辞辛劳,深入每一户农牧民家中,耐心细致地讲解政策、答疑解惑,努力推动土地确权、产业升级等关键改革,使村民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得到的分红持续增长。这一成果生动诠释了“民事民议、民事民办”的民主理念,让农牧民切实享受到了民主带来的实惠。小拐乡团结新村设立“议事亭”,为牧民们提供民主协商的固定场所,并通过组织50余场露天协商会,成功解决了牲畜圈舍改造、牧道修缮等长期困扰牧民的难题,牧民参与率高达90%以上。在协商过程中,牧民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共同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真正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人。
白碱滩区金龙镇街道创新“站点圈”工作法,以“1+5+N”模式联动社区分站与联络点,通过“固定+流动”线下接待和线上监督,高效解决绿化、道路建设等民生诉求。正如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主任孔小辉所言:“协商到位了,事情就好办了。”这种 “问题收集—专业论证—成果转化”的闭环机制,让基层治理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
为民生就要听民声,听民声更要有回声,克拉玛依市的132个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每月固定组织驻站人大代表接待和走访联系群众,深入了解群众的生活状况和实际需求。无论是关乎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还是涉及长远发展的民生大事,实践站都认真对待,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加以解决,让群众真切感受到自己的声音被听见、问题被解决,切实增强了群众对民主的获得感和认同感。
书写“新答卷”,助力民主扎根基层
克拉玛依市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后,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将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建在产业园区,打造 “实践站+产业发展”模式。在高新技术产业园,人大代表定期与企业负责人、智库专家围坐共议,协调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厂房入驻等问题。
“实践站让我们能直接与政府部门对话,发展难题有了着落。”克拉玛依胜利高原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如今,高新区实践站已累计推动办结园区道路修缮、供电等配套设施完善等10余个项目,助力新能源、数字经济等“一主多元”产业体系加速构建,为克拉玛依建设“新疆副中心城市”注入民主活力。
从城市社区到农牧乡村,从立法征询到产业发展,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搭建起多层次、多维度的民主平台。居民参与率90%的露天协商会、覆盖全市的民生实事票决制、延伸至企业和高校的代表联络站……这些创新举措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烟火气”愈发浓郁。
全过程人民民主,源头在基层,落脚点也在基层。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不断丰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让群众、人大代表、智库专家和人大常委会、政府部门之间实现良性互动,畅通基层社会治理渠道,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基层民主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在一次次面对面、心贴心的恳谈交流中,居民畅所欲言,推动问题多渠道、多层次协商解决,人大制度优势得到充分彰显。许多群众由衷地感叹:“遇事找代表,管用!家门口的实践站,给力!”这一声声质朴的赞叹,正是对克拉玛依市人大工作的最高褒奖。站在新起点上,克拉玛依市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深化实践创新,让民主之花在油城大地绽放得更加绚烂,为中国式现代化写下生动的基层注脚。(作者:李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