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用好“五步法” 充分激活代表履职动能——专访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咏刚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3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山西省长治市客运中心附近有一个爱心驿站,20余平方米的面积,配备有休息椅、饮水机、小药箱、空调等设施,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市政维修工等户外劳动者提供了一个干净整洁的休息场所。这个爱心驿站的建成源于一次代表联系选民活动。 2023年10月,潞州区英雄中路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代表联系选民活动,在了解到市客运中心车流、人流集中,周边户外劳动者面临休憩难、如厕难、饮水难等问题后,代表们联名提出在客运中心附近建设户外劳动者爱心驿站的建议。该建议通过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转办区总工会,在人大代表持续跟踪及承办单位积极落实下,2024年4月,爱心驿站正式建成投入使用,不仅成为周边户外劳动者的歇脚地,还打造了新时代城市民生地标,擦亮了长治文明形象。

如何充分激活代表履职动能,让代表履职更有温度、更有力度、更有成效?潞州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咏刚介绍说,区人大常委会持续完善用好“五步法”,从健全联系制度、完善代表履职服务支持机制、加强代表履职阵地建设、做优代表工作品牌、提升代表建议办理实效五个方面发力谋篇,不断深化和拓展代表工作的深度与广度,以高质量代表工作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化“两个联系”

筑牢代表工作民意根基

“我们认真执行新修改的代表法,把‘两个联系’作为代表工作的重要抓手,健全联系制度,拓展联系渠道,丰富联系内容和形式,提升联系质量。”王咏刚表示。

在加强人大常委会同人大代表联系方面,35名常委会组成人员与280多名区人大代表建立了直接联系,区人大各专委、常委会各工委建立联系代表工作机制,通过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深度参与会前视察、专题调研、执法检查、立法座谈等闭会期间活动,丰富代表履职形式、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王咏刚说:“潞州区二届人大常委会目前已经举行五十次会议,其中只要有听取专项报告的议程,都会邀请部分基层人大代表列席。会后,常委会主任、副主任都要与代表座谈,面对面听取代表心声,征求他们对常委会工作的建议。”

在密切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方面,全区各代表联络站(点)在每月的代表接待选民日之前公示接待地点、接待时间和代表姓名,提前征集选民意见,确定接待主题。有的站(点)建立选民联系群,公示群二维码,实现线上全天候接待。在进站接待的同时引导人大代表变‘坐等上门’为‘主动下访’,使代表工作更接地气、更顺民意、更惠民生。”王咏刚举例说,太东街道人大工委将接待选民延伸到小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日常联络点和人大代表接待“微站”,设置“有事找代表”信箱,方便选民群众随时就近反映社情民意。


抓实“三项举措”

提升代表履职保障质效

“潞州区人大常委会重点抓好履职培训、积分评价和年度述职三项重点工作,有效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健全完善履职服务保障机制和监督激励机制。”王咏刚表示。

为推动代表学习培训系统化、专业化,潞州区人大常委会采取“线上”与“线下”、“请进来”与“走出去”、“集中培训”与“下派宣讲”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人大代表履职培训,邀请专家学者系统讲解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代表法、监督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等内容。同时,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到全国人大培训中心等机构参加地方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履职培训,帮助代表进一步提升政治素养和履职综合能力。

在完善代表履职档案的基础上,潞州区人大常委会探索出台科学、合理的代表履职积分评价制度,将区人大代表履职情况记入档案,年底进行积分评价,作为当年代表评优和换届连任的重要参考。

潞州区人大常委会要求代表每年到原选区述职,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带头到原选区向选民述职。“每年一季度,280多名区人大代表、220多名镇人大代表到原选区,现场或书面向选民报告上一年度履职情况,选民对其进行现场评议打分,这一举措既增强了代表主动履职和自觉接受选民监督的意识,也培养了选民民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王咏刚说道。


打造“四个平台”

建强基层代表履职阵地

潞州区人大常委会全方位推进代表联络站(点)的提档升级,进一步优化布局,科学设置站(点)61个,不断探索创新,精心打造完善“四个平台”,即“接待选民的平台”“政策宣传的平台”代表学习的平台”“服务群众的平台”。

王咏刚说:“我们在各镇(街道)探索总结出的原有模式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实际探索创新代表联系选民模式,如上门接待、轮值接待、代表茶座等,方便选民群众就近就地反映问题,努力为代表履职提供‘想为要为’的舞台。”截至今年7月,共有1881名各级人大代表进站接待选民5029人,受理群众反映问题1984个,通过转办、督办,为群众处理急难愁盼问题1473个,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物业管理、道路维修、冬季供暖、小区改造、电动车充电等民生难题得到解决。

在完善政策宣传平台方面,潞州区人大常委会发动人大代表深入联络站(点),用群众听得进、听得懂的通俗语言,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和国家各项制度的宣传,讲好人大代表履职故事,讲好人大代表联络站(点)故事,传递人大声音,提升人大代表联络站(点)在人民群众中的知晓度,增强人大代表的归属感。

潞州区人大常委会不断完善代表学习平台,通过集中组织学习、邀请专家学者专题授课和履职优秀的人大代表“传经送宝”等方式,组织代表认真学习履职所需的理论和专业知识,拓宽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同时注重引导代表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聚力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围绕重点议题提出有见地、有价值、务实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积极引导人大代表在推动基层治理中发挥专业优势、体现自身价值,积极帮助街道、社区化解矛盾纠纷,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通过多种方式帮助群众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多办微实事。”王咏刚说,“比如,英南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代表连续多年结对帮扶13名困难孤残儿童;太东街道人大工委发动代表为群众协调解决燃气安装过程中的种种困难等,得到群众的真心点赞。”


探索“五单模式”

做优代表工作特色品牌

“2023年以来,我们认真梳理闭会期间收集选民意见和办理代表建议的流程,总结形成了‘选民点单、人大派单、部门接单、代表跟单、群众评单’的‘五单’接待办理模式。”王咏刚表示。

“选民点单”,由站(点)提前收集民情民意,并公布当月进站人大代表的职业职务等信息,方便选民有针对性地反映意见,人大代表整合选民意见后形成代表建议;“人大派单”,将代表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后,由各级人大相关机构转同级国家机关和组织研究处理;“部门接单”,相关部门收到代表意见建议后,认真研究办理;代表跟单”,人大代表和基层人大组织积极关注建议的办理进度,及时了解进展情况,督促承办部门认真办理;群众评单”,建议办理完毕后,乡镇人大和街道人大工委组织选民群众对承办部门的建议办理情况进行测评,对测评不满意的继续督促办理。

王咏刚表示:“自2023年实行‘五单’接待办理模式以来,群众总体满意率达到90%以上。同时,我们还积极配合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做好市级领导中的人大代表进站(点)开展‘听民意办实事’活动100余次,解决群众反映的集中供暖、道路改造、路灯修缮、燃气安装等200余个民生问题。”


完善“六步闭环”

提升代表建议办理实效

潞州区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关于加强人大代表重点督办建议办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推行“两见面一评议”做法,不断完善代表建议“提”“审”交”办”“督”“评”的六步闭环工作机制,把代表建议的高质量办理转化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

王咏刚对六步闭环工作机制进行了详细阐述:“一是打好‘提前量’,每年年初集中专题安排部署,向乡镇人大和街道人大工委下发高质量撰写代表建议的学习资料,督促其为代表做好专题辅导,针对性开展调研工作收集社情民意。二是把好‘提出关’,在代表建议正式提交前由专门机构对建议的主题、内容、格式等进行把关,确保每一件建议都内容规范,体现人民意愿。三是把好‘交办关’,认真梳理、分门别类,确保每一件建议都有具体承办单位负责落实,人代会闭幕后一个月之内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四是把好‘办理关’,明确副区长领办、相关部门承办制度,把建议办理作为年度重点专项工作,落实办前见面介绍情况征求意见、办后见面反馈结果的‘两见面’机制。常委会适时召开会议,听取重点督办建议办理情况汇报,及时与承办单位沟通协调,掌握总体进度。五是把好‘督办关’,每年用一个月时间集中对代表建议进行全覆盖式督办,对重点督办建议采取专项督办、实地察看的形式,推动建议得到高质量办理。六是把好评议关,按照‘两见面一评议’程序,由各乡镇人大、街道人大工委组织代表对建议办理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

据介绍,本届以来潞州区人大常委会向“一府一委两院”集中交办代表建议946件,并将涉及面广、群众关注度高的72件建议确定为重点督办建议,督促优化营商环境、老旧小区改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重点工作加快开展,推动充电桩规范安装、小区物业服务改善、农民工工资发放、校园安全环境整治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得到高质效解决。经测评,近年来代表对建议办理的满意度达到97%以上。(作者:本报全媒体记者 王适格)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