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助力脱贫攻坚 273名西秀区人大代表精准齐发力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30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走进西秀区轿子山镇青山村,放眼望去,刺梨、猕猴桃、车厘子整齐分布在路旁山间,十几个村民有的剪枝,有的除草施肥,忙得热火朝天。

 

  “今年仅仅是在采摘期100天,我家就收入了5600元,以前种包谷没有这么高的收入。”村民杨大妹告诉记者,以前种地一年到头苦下来,也只是勉强糊口,现在日子过得是有滋有味,都是得益于村里发展起了产业。

  “猕猴桃、刺梨生命力极强,管理较为简单,经济价值高。”西秀区人大代表轿子山镇青山村党支部书记杨启荣将精品水果的优势向记者娓娓道来。

 

  2016年杨启荣通过协调技术专家与村两委一起,决定发展种植刺梨、猕猴桃、车厘子等精品水果产业,盘活了村里一千多亩荒山、林地。

 

   “青山村已经并入城镇发展的行列可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考虑到长远发展。”杨启荣又提出《打造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议》,将青山村打造成“集采摘、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精品水果”民族特色村寨。

   如今,刺梨山庄正在申报省级森林人家,青山村精品水果年纯收入300万元,带动村民236户人均增收5000元。

   像杨启荣一样,西秀区273名各级人大代表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在脱贫攻坚战中攻克一个个难关,拔掉一座座堡垒。

 

  西秀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分管副主任多次带队深入实地调研,召集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题听取政府相关部门、部分镇街有关情况汇报和部分代表意见建议。围绕省人大常委会“脱贫攻坚代表在行动”和安顺市人大常委会“五抓五促”聚焦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建议区政府研究出台了助推农村经济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的具体办法和措施,挖掘农村内部增收潜力,加强对农村就业的引导和服务;围绕农业产业发展需要,组建市场开拓分队,以“菜单式”产业扶贫为抓手,前往东部沿海市场、优强企业开展调查研究,接洽市场商机,更加精准带动产业发展,为决战脱贫攻坚注入强大动力。

 

  据悉,自开展脱贫攻坚以来西秀区人大常委会共组织开展70名人大干部培训5次,1290名人大代表培训3次。召开各种会议1687次,入户走访36298人次,发放《贵州省大扶贫条例》2万余册。受各级表彰先进个人,人大代表136名。

 

  西秀区人大常委会表示,接下来将按计划,加强与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联系,深入开展专题调研,为专题询问做好准备,人大常委会将不断激发代表活力,发挥代表作用,身处脱贫第一线,发挥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优势,经常深入农户家中拉家常,掌握群众所思所盼,因户思策,研究脱贫良方,跑项目、跑部门、找路子。持续发力监督区政府牢固树立和践行“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责任担当。(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姜雨熙)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