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省人大外侨委:凝聚“侨力量” 爱心注入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9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省人大外侨委党支部充分发挥自身联系侨界的职能优势,深入挖掘侨务资源,广泛发挥侨界人士作用,为支部对口联系的正安县土坪镇安家村乡村振兴工作蓄势赋能。


搭桥引侨,发挥优势助力乡村建设

盛夏季节,安家村三台组的连片烤烟地宛如一片绿海,田垅间烟株上的烟叶质地饱满,叶茎粗细分明,长势喜人。

据了解,这个全村最偏远的烤烟基地,面积约100余亩,由村委会从村民手中流转土地集中种植。按照往年烤烟基地平均亩产估算,预计可为村集体带来10余万收益,将一举打破村集体经济常年为零的窘境。而这在一年前还无法想象。

安家村三台组因为地理位置偏远,交通长期不便,使得组内大片耕地多数处于撂荒状态。打通这条产业路是村委会和村民们多年的愿望,但是受限于各级财政的限制,这条路一直没有打通。

一年前,当省人大外侨委专职副主任委员马宁通过省人大驻村工作队了解这一情况时,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句“我们来想办法”。随后他利用委员会的侨务资源,主动联系各方人士。

李彦霖是香港胤源家族办公室家办业务合伙人,一直热心公益,在听马宁介绍了安家村三台组的情况后,经过充分交流、沟通,她当即表示愿意全额出资修通该路。


香港爱心人士李彦霖到安家村捐赠仪式现场。[人大论坛全媒体记者刘瑶/摄]


可贵的是,去年8月,为了落实捐赠,李彦霖在自身工作很繁忙的情况下,克服了当时疫情带来的不便,主动前往福州集中隔离10天,辗转贵阳、遵义等多地,才抵达安家村。

在捐赠仪式上,李彦霖接过省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李三旗颁发的《捐赠证书》,热情洋溢地说:“一直以来,我都有一个愿望,就是尽我所能帮助内地的山区农村建设,为祖国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我的绵薄之力。这两年来,由于疫情的阻隔,香港和内地交流受到很大影响,今天,在贵州省人大外侨委党支部的对接协调下,我来到安家村,为乡村道路建设献出我的一份爱心,终于实现了我的愿望。”


以侨联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一直以来,侨界人士积极参与内地经济建设和社会民生建设,特别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作出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侨胞侨企实力不断增强,在关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下一代的成长。

安家村户籍人口超过5600人,然而村里常住人口不足2000人,村里青壮年绝大部分都外出务工。由于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教育是一个大问题。

当来村开展公益捐赠的李彦霖得知村里留守儿童情况后,便产生了开展一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想法。回到香港后,她便将想法传播到自己的“朋友圈”,得到了身边朋友的积极回应。

省人大外侨委党支部抓紧机会对接协调,就在捐赠仪式结束后不久,一个由三个侨界家庭组成的关爱留守儿童团队到达了安家村,实地了解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受教育情况等,并安排和留守儿童年龄相仿的团队成员和留守儿童结成对子,一起劳动、一起交流。

活动过程中,团队成员鼓励留守儿童勤奋读书,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培育良好学习习惯,做一个品德优良、热爱祖国、理想远大、追求上进的好少年。团队成员根据留守儿童的需求捐赠了学习用品,并为5户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提供长期的生活费支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

这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时间虽短暂,但意义重大。让村里从未走出大山的留守儿童透过这扇窗了解到了外面的世界。也坚定了他们依靠学习改变家庭境况、改变家乡面貌的决心和信心。


以侨助教,推进乡村教育发展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于培养人。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让乡村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乡村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应有之义。

关爱留守儿童团队在村里了解到部分留守儿童家庭经济负担比较重,仅靠他们的力量还难以做到支助全覆盖。于是利用他们的工作资源联系到了广州市增城区新塘济困扶助协会。该协会是一个由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自愿组成、接受社会捐赠并进行管理和运作的公益慈善组织,以扶贫济困为己任。协会会长阮然彪了解到安家村留守儿童的情况后,当即表示会专门安排一次走访并全力支助。

今年6月17日,阮然彪带队来到安家村,开展捐资助学活动。此次助学活动共为63名家庭困难学生每人发放500元助学金,助学金和助学物资累计5万余元。在捐赠仪式上,阮然彪表示,协会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关注教育事业,关心青少年成长。

受助学生纷纷表示,非常感激社会各界对自己成长的帮助和关爱,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必将以更加努力的姿态刻苦学习,以更加发奋的状态走好生活的每一步,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祖国。

协会在关注村里困难家庭学生的同时,也关心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在村里走访过程中,阮然彪看到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亟需资金维护,当即决定,再捐赠3万余元资金帮助修建水池等灌溉设施,省人大外侨委党支部和机关驻村工作队协调村里,立即为工程举行了简约而隆重的奠基仪式。

推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支助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只是省人大外侨委党支部发挥侨界人士作用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缩影。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经省人大外侨委党支部协调捐赠给安家村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助学助教等各项资金和物资已达30余万元。

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侨”的作用还将继续发挥。“要加强与侨界的沟通联系,增进侨界人士对内地的了解,通过搭建海归引领、侨企帮扶、侨资助力等载体,将‘侨力量’全方位注入乡村振兴工作,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侨界贡献。”省人大外侨委分党组书记、主任委员肖向阳说。(作者:省人大选任联委、外侨委 孙训平 张浩兵)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