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746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6日 打印本页 关闭 【字体:

李玉陆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立项建设厦蓉高速公路排洞(千秋)单边匝道口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我省交通运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建议中提及增设的排洞(千秋)单边匝道口地处黔南州三都县境内,在G76厦蓉国家高速公路榕江格龙至都匀段三都互通与四格服务区之间的排洞隧道出口处,距三都互通约23.9公里,距四格服务区约19公里。

G76夏蓉国家高速公路榕江格龙至都匀段建成通车以来,我厅就该路段增设互通事宜已多次组织勘察设计单位现场踏勘,对前后10公里范围设置互通的技术方案进行充分研究。经多次反复研究论证,该路段地形起伏大、桥隧构筑物多,且多数桥梁为高墩大跨径的连续刚构,不具备设置互通条件。2013年,我厅组织相关单位在排洞停车区建成启用客车候客区,基本解决了附近居民至广西或都匀方向的出行问题。

二、方案研究情况

针对您提出的“拟在排洞(千秋)右侧设匝道口,再从排洞(千秋)匝道口至四格服务区就可掉头”,经与您沟通,您所建议的方案为在排洞停车区增设G76夏蓉国家高速公路贵阳往都江镇方向上下高速匝道。我厅会同项目运营管理单位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等对方案可行性进行充分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一)建设条件分析。建议增设的排洞(千秋)单边匝道口位于排洞隧道与必居坡隧道之间的排洞停车区处(单侧停车区),两隧道之间设有刚构桥(排场河特大桥),路基较短。经研究,增设单边匝道口方案为一侧借助既有停车区场坪下高速,另一侧新建匝道上高速。互通采用单边上下高速的两向匝道,匝道最小平曲线半径为50米(规范要求的极限值),匝道最大纵坡3.90%。借助既有停车区场坪下高速一侧的停车区入口距排洞隧道出口距离较近,增设匝道后距离难以满足规范要求,且匝道平曲线半径小、纵坡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还需改移停车区场坪(既有停车区建筑物报废),新建匝道上高速一侧需开挖设有抗滑桩的边坡,且增设互通后连接线展线较为困难,增设互通难度较大。

(二)资金情况分析。经测算,新增排洞(千秋)单边匝道估算总造价约为4.1亿元,其中互通造价约2.8亿元,连接线造价约1.3亿元。G76厦蓉国家高速公路榕江格龙至都匀段全线已于2010年底完成竣工验收,无法以设计变更的形式建设该单边匝道口。该互通建设资金无来源渠道。

(三)既有交通状况分析。既有S204线都江至千秋段为四级公路,路基宽度4.5米至6.5米不等,路线穿千秋村而过,经达荣、羊福往东北方向至雷山县达地乡。我厅于2019年支持3357万元对该路段路面进行改善提升,目前路面现状较好,能够满足沿线群众出行需求。此外,既有G321线三都坝街至湾滩段为三级公路,往西北方向经柳叠、平甲至打鱼,往南经大坝、羊瓮、坝辉至坝街,目前正对该路段进行改扩建,该项目于2024年开工,计划2026年完工,项目建成通车后将进一步满足沿线群众出行需求。鉴于以上原因,暂不具备立项建设厦蓉高速公路排洞(千秋)单边匝道口的条件。

三、工作打算

我厅将督促相关单位加快G321线三都坝街至湾滩段改扩建工程,同时督促相关单位做好G321线三都坝街至湾滩段与S204线都江至千秋段的养护工作,确保车辆行驶畅通。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信息

X